关爱自我 润泽心灵——心理健康月暖心小知识
亲爱的大朋友、小朋友们:
在炙热而灿烂的五月,我们一起走过了劳动的五一、走过了青春的五四、走过了温馨的母亲节,又一起迎来5·25,“我爱我”的美好日子,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希望大家关爱自我、更积极地为自己赋能。在这里,独墅湖中学心晴小屋将为墅中朋友送上这份暖心小知识,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获!
学生篇
在跌宕起伏,肆意飞扬的青春里,我们面临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开始学会承担很多责任,在收获正能量的同时也可能会遇到成长的烦恼、失败的痛苦、不知如何应对的困惑,但爱自己是爱一切的开始,是我们走向成熟、承担责任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可以这样做:
了解自我,接纳自己
对自我的了解可以从身体特征出发,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了解我们自己的身体,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明白哪些是可以改变、提高的?哪些是需要坦然接受的?对于性格,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只需要我们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的成长方向并学会“取长补短”,这是接纳自己的第一步。
掌握管理情绪的小方法
情绪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各种情绪都要觉察和面对。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情绪的平衡状态。①让自己忙起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②通过深呼吸、运动等方式放松自己。③通过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④向家人、朋友倾诉,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⑤通过写日记、画画等方式纾解情绪;⑥换个角度看问题,与自己不合理的想法“辩论”。当然,如果这些方法都不管用,可以向学校心理老师寻求帮助,在情绪调节上,由于不同身体素质和性格特点的人,可能适用不同的调节方法。只要同学们真正树立起“关爱自己”的意识,我们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调节身心。
敢于主动交往
青春的岁月总是少不了丰富的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里帮助与被帮助、共情与被共情、爱与被爱、共享欢乐与痛苦。在同伴交往中,主动开展交往活动,主动去接纳别人的人,在人际关系上较为自信,更容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以,主动迈出第一步,主动跟同学打招呼,主动帮助他人,主动寻求帮助等。
教师篇
教师的心理健康作为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隐形变量,如果教师总是处于“疲于应对”的状态,那么他们如何去共情学生的情绪,体察学生的变化呢?更好地教育学生,从关爱自己开始。作为教师,我们可以这样做:
及时调整情绪
教师管理好情绪,可以帮助其更智慧地处理事情,更乐观的对待问题。也可以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学会自我调整。上课前感受自己的情绪,如果感觉到情绪的不稳定,那么就想办法放松一下,让自己的情绪回到平静的状态。
学会冷处理。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我们可以先把犯错误的学生拉到一边晾在一旁,让自己的情绪得到缓和再做处理。
学会倾诉。倾诉是一种比较好的宣泄方式,我们教育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这时可以找要好的同事、同学、朋友倾诉。
提高自我效能感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到教师情绪的调整、教学活动的投入度和教学方式的转变。高自我效能感的教师在工作中信心十足,心情愉快,对教学活动更投入,也更容易采取民主的方式。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来获得自我效能感。可以观摩他人优秀教学,分析优秀教师在营造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课堂教学管理中的有效行为和策略,从而给自我提供大量的替代性经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可以通过反思教学,对自己已经完成的教学活动的结果进行分析有助于自信心的发展和自我效能的提高。
避免职业倦怠
当你顺利地完成一次教学任务后,可以给自己一个简单的奖励,比如订购甜点、在周末看场电影,以激发面对下一个挑战的动力。
注意劳逸结合,规律安排作息。教师在办公室久坐办公,容易腰酸背痛,眼睛疲劳,在工作质量骤降之前安排休息时间可以让你保持最好的状态面对工作。
合理安排工作内容。做好时间管理规划,将自己的工作内容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合理安排,尽量避免由于截止日期的到来给自己带来工作上的紧张和压力感。
保证优质睡眠质量。在睡觉前60分钟内,避免执行工作上的待办事项清单和回复工作消息。因为这些信息可能会刺激大脑并加剧我们的焦虑,让我们变得难以入睡,影响到睡眠质量和第二天的工作效率。
家长篇
人爱自己是一种本能。然而在你有了孩子之后,爱孩子便成为了一种本能。你开始参与到一个生命的成长,对一个生命从始至终地牵挂、担忧,你每天忙于工作、忙于照顾孩子,忙于生活里的各种琐事,似乎自己便不再是自己,成为好父母,从关爱自己开始。作为家长,我们可以这样做: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与局限性
坦然地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放下“完美”的执念。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哪怕我们做再多的准备,也一定会有力不从心的时候。工作、生活、孩子、自身,种种事情都需要我们去处理、去平衡,怎能要求自己万无一失,十全十美。所以要敢于正视自己的一些“做不到”,如此一来才能给自己透透气,也给孩子松松绑。才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
觉察调整自己的情绪
亲爱的家长们朋友们,请闭上眼睛,静下心来感知自己的情绪,是焦虑?是厌倦?是失落?可能你的情绪不仅仅是这三种,你可以觉察一下,你的情绪跟焦虑、厌倦、失落哪一种情绪更接近?或者是跟这三种情绪中的哪一种情绪有关联?当你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不好时,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不抱怨、不唠叨,并寻找各种可以放松、减压、降噪的方式,可以通过锻炼(冥想)、美食、娱乐、从身边最简单的事开启,如整理房间。将繁杂的事,杂乱的心情外化为乱乱的房间,每整理好一处,心情就像被治愈了一点。
用实际行动真正关爱自己
你可以通过自由联想、写故事等方式加深自我了解。当你不厌其烦地去正视、察觉自我时,这就是爱自己的一种表现,你也能从中找到真实的自我。你在联想、记录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过往的生命被赋予了意义,你不仅从中收获了感触,还抒发了情感,便不再那么压抑。
很多父母最大的烦恼来源于不知道和这个养育了多年的孩子说些什么、怎么去说。不妨少说多听,不打断、不评价地听。如果真的想要说些什么,那不妨把“我”说给“你”听。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