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香之气,让师生生命相融 —— 记“独树杏坛” 第三期活动暨“独树吧”教师读书会
水韵潺潺,滋润万物生灵;书香幽幽,培育芸芸众生。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人文修养,促进教师树立“学习为本”、“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10月14日晚,独墅湖中学开展“独树杏坛”第三期活动暨“独树吧”教师读书会——让师生生命相融。此次活动青年教师们就《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这一本书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他育与我育
教科室主任徐菊萍首先和大家介绍了“他育与我育”的关系,她强调作为老师,除了做好“他育”工作,更要关注“我育”,实现终身学习、终身成长,才能更好的达成教育的本意——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接着,她结合身边优秀的年轻班主任的育人故事和自己遇到的一个教育案例,分享了她的阅读收获——“教育工作的最后结果如何,不是今天或明天就能看到,而是经过很长时间才见分享。” “善于掌握自己,克制自己,是一种必要的能力,它既关系到教师的成就,也关系到他的健康”。徐主任说,作为教师,应让自己的言行,成为学生心底的那一抹阳光,照亮他的一生,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心的分享
年轻教师们也纷纷上台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收获。
教育分享
俞馨惠老师对于“建立劳动关系”这篇内容深有体会,作为班主任的她发现,要让学生在班级里劳动,就需要通过一些奖励机制激发学生劳动的兴趣,要赋予学生保管劳动财产的权力,让他们负责去管理班级的劳动工具,不断正强化。
姜姣老师肯定了“没有抽象的学生”,学生感知、理解、记忆知识的水平不一样,不能以绝对统一的标准对待班级所有的学生,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发展,取得满满的成就感。
教学分享
张凯昕老师提出要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作为地理老师的她认为不能仅仅只是带领学生学习课本知识,更要增长孩子们的见识,培养人的观念与爱国情怀,在课堂上她会利用自己拍摄的一些真实的照片带领学生身临其境般领略世界的风采。她还提出要在新教材使用的初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让学生熟悉并爱上地理学科。
杨阳老师分享了“教学情境的重要意义”,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她认为恰当的情境模拟不仅能够增加知识的趣味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化抽象为形象,帮助理解知识要点。以“计算机病毒”为例,她先利用电脑模拟了计算机中毒,再引入知识点,学生在真实体验下接受知识,更易接受、吸收,教学工作事半功倍。
柴文君老师提出教师应多多学习、多多积累全方位的知识,在闲暇的时间里多阅读,可以是学科专业书籍、青少年学习榜样的人物生活及事迹书籍、心理书籍等。教师要拥有自身艺术,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素养,以更好的身心素质去教育学生。
校长寄语
石雪珍校长对教师们的阅读分享给予了肯定,并再次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
寻找工作智慧:教会我们如何教学、如何爱生;
产生精神共鸣:向跨越时空的大师学习;
发现人生意义:让工作生活更有价值。
手捧书籍就是手捧希望,阅读虽然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对于教师而言,读书不仅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专业发展的一条捷径。独墅湖中学将继续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开展阅读写作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让学校教育走向生命教育、灵魂教育,实现师生的生命相融。
撰稿:杨 阳 审稿:教科室 摄影:范文艺 审核:校 办 编辑:党婧雯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