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树杏坛(第11期)讲墅中故事 探教育真谛
故事能增加人生书页的厚度,教育故事旨在体悟教育生活,探寻教育真理。一个有故事的教育者,与学生同行,育人指引方向,教与育铺展成绽放光芒的模样。3月20日下午,我校开展独树杏坛第11期活动——《讲墅中故事 探教育真谛》。老师们围坐在一起,畅谈三尺讲台育人故事,分享教育生活中幸福的点滴。
心守一抹暖阳 静待一树花开
教育的等待是一种慢艺术,需要坚持。
在等待和守候中坚持,教育的奇迹就一定会发生。
且看咱们老师等待下的奇迹……
汤金波:用心教学 用情教育
汤金波老师讲述在对待学生时需要耐心、细心、热心,通过夸奖表扬学生静心阅读题目得出正确答案,增强学生历史学习的自信心。
他与大家分享到:做一名有智慧、原则、灵活的老师,当众有度的表扬学生,相信学生有可能、甚至就是那个瓦特、那个牛顿、那个爱迪生。
他说身为教师,要散发出教师的个人魅力,把才情、激情、热情传递给学生。
姜姣:无心插柳 用心教书
姜姣老师探索一种“返璞归真”的教育,用诚心、爱心、耐心、童心去探索教育的真谛,让学生自由生长。
她借以“雷锋活动周”主题班会,观看雷锋事迹并举出身边学生做到用心做好班级事务并做到极致的小事,引得学生们感触并反思。
这就是教育的魅力,传播真诚的种子,学生一定会在这个过程中向阳而生,收获意想不到的成长惊喜。
刘慧:爱与信任
刘慧老师作为班主任分享了在班级生活中,某位同学因为“换座位”而委屈的故事。
刘老师侧面了解学生不良情绪背后的原因,知道是因为他小学时产生过相似不开心经历,与他产生共鸣,师生进行真诚沟通、信任交换,就“教师尊重学生意愿,学生犯错及时改正”达成信任约定,慢慢地学生行为习惯等越来越好。
诚然,学生在学习道路上仍有改进的空间,但相信爱与信任会慢慢感化他。
王娜:春风化雨
王娜老师分享了教师需要用成长型思维、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某位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一开始总完成不了语文默写作业,通过她降低作业梯度,不断地鼓励看到他的进步,学生从能默写四个字开始逐步到会默写一篇文章。
她因材施教教育着每一位学生,相信努力就会有收获的教育理念,进步就是一种优秀,让每个孩子都能摘到教育的果子。
俞馨惠:信任与原则
俞馨惠老师分享了怎样与学生沟通,在班级管理中采用“信任+原则”的教育。
表情、语气严肃是为了告诉学生底线绝对不能碰,让他们有规则意识;
耐心倾听是因为他们都还只是需要引导的孩子。
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积极引导某位同学敞开心扉,做起了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坚实桥梁。
郑泳琦:倾听 接纳 期待
郑泳琦老师讲述了要掌握与学生的沟通方式,要先倾听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念。在了解学生的态度和想法之后,针对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与策略,摆明态度、及时教育、宽严相济。
她说,老师应用时间证明教育的奇迹。
她期待着与学生共同成长,并期待学生有更好的发展。
锦时且筑梦 育人生芳华
教科室徐菊萍主任对教师们讲述的育人故事进行点评,并送给大家两句话,以勉励在座教师们真心育桃李,爱心耕人生。
1.应努力寻找交流和表扬的契机,让学生能看得到自己的价值,看得到世界的美好。
2.希望我们继续秉承如此有心、有爱、有魅力的教育风格,成就学生,成就自己。
徐主任也分享了朱永新先生的两句教育名言:
1.教育本来就是为生命更加美好而存在的;
2.教育的目的,就是拓展生命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让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成就人生。
是的,如果从不同教育故事中寻找真谛,或许就是那循循善诱、寒来暑往、无微不至方才能桃李满天下。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教育,润物无声,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一种追求。
育一粒种子,生出花的希望。学生似花,只是花期不同,但教师们坚持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适切的学校教育。
教育故事,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创造出来的,也正是由于这样可爱的学生,让创造才有意义,让教育生涯多姿多彩。
学生因为这样的故事而成长,教师们因为这样的故事而幸福!
撰稿:张凯昕 摄影:范文艺 审稿:教科室 审核:校办 编辑:党婧雯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