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墅湖中学“独树吧”教师读书会 之“好书伴行”系列活动 本期阅读分享者俞馨惠老师
学科——语文
分享书籍——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分享建议1:第89条如何建立劳动关系
推荐理由:
劳动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学生通过劳动与他人建立合作关系,感受集体劳动的氛围,能够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集体意识。
分享篇:阅读品书香
经典摘抄:“与劳动紧密相连的物质、经济关系,是在一个集体内把不同年龄的学生团结在一起的纽带”。
启示篇:思考促成长
如何让学生建立劳动关系,让学生在劳动中获得快乐呢?
要让学生在班级里劳动,通过一些奖励机制激发学生劳动的兴趣,赋予学生保管劳动财产的权力。班里的值日工具总是摆的很乱,没有专人负责,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很难投入到学习中,我派了一个同学专门负责那片区域,并告诉他“班里的卫生工具以后就由你来负责了,一定要保证不要因为工具不整齐而减分了”,他很乐意,接受了这个任务,从那以后,班里的工具没有出现过乱摆乱放的现象了,我时时会表扬那位负责人,鼓励他继续做得更好,学习环境干净了许多,学生的学习氛围也好了很多。
分享建议2:第96条怎样听课和分析课
推荐理由: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只有牢牢把握好课堂,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从教师上课的角度也能够推出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应该关注什么,此篇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人建立合作关系,感受集体劳动的氛围,能够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集体意识。
分享篇:研读明深意
经典摘抄:“不要过分迷恋集体作业的形式,要把学生独立的、个别的作业作为教学的基础。教师可以使用独立作业的做法,即检查知识的时候,学生都把草稿本打开,写上答案。”
启示篇:实践得精品
确立每一堂课的目标,根据目标选择教学的内容和活动。教师在上课之前会展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应该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够带着任务和问题学习,学习才能够更有针对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要思考,学习是为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学而不是那样学?怎样学习才能更有效果?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勤思考,有目的的思考,才会有良好的学习效果。
传授完新知识之后不要立刻巩固提问,给学生消化和思考的时间。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接受知识,也要做到给学生时间,同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要给自己时间,有一些学生性子急,总觉得学完之后就应该掌握了内容,但是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应该因为没有得到一时的结果就放弃学习,时间是学生学习成果最好的证明。
撰稿:俞馨惠 审稿:教科室 摄影:肖安琪 审核:杨 昊 编辑:党婧雯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