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研之窗>独树随笔>详细内容

独树随笔

独墅湖中学“独树吧”教师读书会 之“好书伴行”系列活动 本期阅读分享者柴文君老师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2-18 19:00:22 浏览次数: 【字体:

学科——心理

分享书籍: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第22条 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经典摘抄:“学校里要为学生创设一种气氛,让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兴趣,老师们要去吸引学生对学习的渴望。如果学生对学习和知识无动于衷,那么,老师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学生”。就难以把知识的火花移植到学生的心里去。”

“对于那些态度冷淡、无动于衷的学生们,我们要想办法去唤醒他们,每一位老师都要想尽办法,从学生的心理方面去研究、去思考,要让他们发现自己是知识的主宰者,要让他们在某一件事情上把自己的知识昂示出来,在智力活动中表现出自己的人格。真正把他们从惰性状态中挽救出来。”


读者感悟:

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瑞士教育家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需以某种兴趣作先决条件。”儿童对游戏本身有着浓厚的直接兴趣,正是这种产生于游戏本身的内在动机与直接兴趣吸引着儿童。而一堂心理课在开始的时候就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充满兴趣的联结。那么,如何在课堂开始就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投入呢?这就要求我们心理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充分的准备,精选活动形式,形成一种安全与放松的心理氛围。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人感觉整节课“形神合一”、“内外兼备”。如在《我的注意力》这一课中,以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作为课堂导入;在《我的情绪电梯》一课中,以表情包猜成语游戏作为课堂导入;在《认识自己》一课中,用击鼓传花的游戏让学生走进主题;在《记忆有方法》一课中,以贪吃水果龙的游戏发现记忆存在的在《探索生命的能量》这节课中,以画“我的生命之树”让学生挖掘自身生命中的资源等。

cabf61340cb74927bd30a0ac496fe4c9.Png

f47f10ed8057414ba2c3c0abce47f8e3.Png

ea362d338bda472d9d8c2a5f9fd3a4bd.Jpeg

教师的人格魅力

学生是否喜欢你所教的学科,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心理教师的工作是集心术、技术、话术于一体的艺术性的工作。心理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往,是一颗心与另一颗心的交流,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的碰撞,一种经验与另一种经验的相遇,一种人格与另一种人格的浸染。心理教师是做有“心”人,用“心”去做,而不只是简单地用力、用劲和用时间。

心理味

心理活动课不同于其他课。心理课虽然不注重心理学知识的讲授,但对于基本的概念,心理教师还是要在课堂上给出一个标准的解释。虽然心理学对于初中生是一个新颖的领域,能够引发其极大的好奇心,但初中学生其思维发展水平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面对抽象的心理概念需要我们教师通过直观、形象的动画、视频展示。活动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撰稿:柴文君  审稿:教科室  审核:校 办  编辑:党婧雯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