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墅湖中学“独树吧”教师读书会 之“好书伴行”系列活动 本期阅读分享者姜姣老师
学科——英语
分享书籍: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第36条:要爱惜和发展青少年的记忆
推荐理由
词汇和语法是语言类学习的关键,因此英语词汇和语法的记忆是英语学习的关键,同时也是让学生和教师很头疼的环节。教师不能盲目布置背诵任务,要做到爱惜和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因此教师能够合理分配随意识记和不随意识记的知识比例。
分享篇
“要建立不随意识记和随意识记之间的合理比例,这件事首先取决于教师。通过你的讲述和对新教材的说明,就应当用火花去点燃青少年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渴望知识的火药。少年听完你的讲课时,应当怀着强烈的愿望,想去读一读你顺便提到的某一本书。他应当念念不忘这本书,无论如何都要找到它。”
启示篇:
语言类学习的精髓就在于日积月累的积累,才能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因此,英语教学常常有错误的教学模式:教师传授新知识后圈画出重点的词汇、短语,让学生进行机械性的背诵、默写,以此来希望他们能在考试中有优异的成绩。然而久而久之学生逐渐丧失了英语学习的求知欲,没有起色的成绩也让他们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让我对英语记忆有了重新的认识。即使是语言类教学,英语教师也要注重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思考并探索语言背后的深层内涵,让学生区分随意记忆和不随意记忆的知识,有的放矢地进行识记与背诵,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兼具文化性与工具性特点的英语学科,并养成终身思考、终身记忆的习惯。
第48条:要思考,不要死记
推荐理由
英语学习会常常误认为是对语法和词汇的死记硬背,而忽略了思考的重要性。记忆只有在思考的引导下,才会记忆地更加牢靠。
分享篇
“学生应当识记和在记忆中保持的抽象真理越难,越是需要像使用钥匙一样用它来解释各种事实和现象,这条真理概括的事实的范围越广,那么,要识记和在记忆中保持这条真理,就在更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究竟独立地分析和思考过多少事实。”
启示篇
语言类的学习常常被误解成“记忆单词就够了”,但是英语除了是一门工具外,也是一种文化的凝练,死记硬背并不能熟练掌握这门工具,更是会对这块文化一知半解,造成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造成常见的“哑巴式”英语学习。
不让学生死记硬背单词,教师就要在日常讲解语法时,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去呈现单词、语法,学生通过沉浸式学习知识点后,能够迁移到具体的生活中,实现知识的理解-记忆-应用-升华。学生只有经历探索-发现-理解-学习的过程,才能真正记忆好单词,并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词汇。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并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思考在整个英语学习中都起着引导性作用。
教育之路漫漫而修远,教育的智慧不能只来源于实践的探索,更要有智慧的理论引导。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是集教育智慧的结晶,在教学中给我带来无穷无尽的教育启发。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探索教育的真谛,一定会收获丰硕的教育成果。
撰稿:姜 姣 审稿:教科室 摄影:姜 姣 审核:校 办 编辑:党婧雯